站内搜索:
长沙学院关于制订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3日 16:41 责任编辑:柳易林 点击:


长大发〔20175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为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推动我校进一步向应用型转变,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实际,就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落实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发展战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构建“一对接四合作三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培养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德育为先,全面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人格完善,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保证基本要求,注重个性成长

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规定的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和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总结专业建设经验,吸纳最新教学改革成果,明确专业定位,形成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到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内外高校交流学习,学习成绩经学校认定,可转换成相关专业课程学分。

(三)对接需求、产教融合

将专业培养目标主动与行业需求对接,遵循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理念,与社会、行业企业共同研究设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内容。注重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鼓励和引导各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学习、工作,充分把握行业发展现状;吸收行业企业的一线人员参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条件的专业,应积极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主动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和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四)强化实践、突出能力

强调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实践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将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30%;文学、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5%。要求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周,并至少参加1次社会调查,撰写1篇调查报告。

三、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各专业应按此原则,结合专业特点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分为两类,一是毕业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需要达到的一般要求;二是毕业生在本专业领域所要达到的专业要求。我校毕业生毕业一般要求为:

1)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独立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3)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心理和健康体魄。具有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正确的审美情趣,能够自觉抵制各种精神污染,养成美化环境及生活的习惯。

专业要求由各专业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自身特点自行设定,要求对学生在毕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思维等进行完整、具体的描述。

四、课程体系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必须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充分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校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及素质拓展课程六大类课程构成,形成“一主线+两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平台,各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学校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建设,开设一定数量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慕课等在线教育课程。各类课程的建议比例如下:

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类型

内 容

建议比例(占

总学分比例)

公共基础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类课程、高等数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类课程、大学计算机类课程、体育、军事理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5%35%

专业基础课

各专业基础课程

10%20%

专业课

必修

各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

15%20%

选修

各专业专业选修课程

10%15%

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3%4%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5%20%

素质拓展课程

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课程

3%

(二)基本要求

1.修业时间要求

学制一般为4年,允许学习年限36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四年的标准学制编制。全学程安排共约155周教育教学活动。

2.学分及教学时数要求

学校对各专业学生毕业所需总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比例提出总体要求,各专业应在许可范围之内做出具体规定。

1)学分计算方法

理论课程:原则上每16学时计1学分;

集中性实践环节: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每1周计1学分;学年论文每篇计1学分;

体育课:每学期计1学分;

素质拓展课程:按《长沙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教育学分设置规定》(长大发[2013]41号)计算学分。

2)毕业总学分

毕业总学分数为170180学分,其中包括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6学分和素质拓展课程5学分。

3)课堂教学总学时、周学时要求

课堂教学总学时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计划学时,含实验课、课内上机等,各专业课堂教学总学时应不超过2400学时。在周学时安排上,14学期每周不超过26学时,57学期每周不超过24学时。

4)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要求

1考核主要分为考试、考查两种方式,培养方案中须注明每门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并在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提出具体要求。

2每学期考试课程门数一般不超过5门。

3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和所有实践教学环节都必须进行考核,并单独计算成绩;没有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应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实验教学考核提出具体要求和明确的成绩比例。

4考核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五级制两种。

  1. 部分课程教学安排意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讲授

实践

学分

周课时

学期安排

考核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36

12

3

3

三或四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96

56

40

6

4

三或四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22

10

2

2

一或二

考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4

14

3

2/3

一或二

考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管、法)

32

22

10

2

2

一或二

考查

形势与政策

32

32

2

一至八学期

考查

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非理工类专业第三学期开设,理工类专业第四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非理工类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理工类专业第三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非理工类专业第二学期开设,理工类专业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非理工类专业第一学期开设,理工类专业第二学期开设。

(二)军训及军事理论、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讲授

实践

学分

周课时

学期安排

考核方式

入学教育及军训

2

2

考查

军事理论

16

16

1

一、二

考查

体育(1

32

2

30

1

2

考查

体育(2

34

2

32

1

2

考查

体育(3

34

2

32

1

2

考查

体育(4

34

2

32

1

2

考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6

16

1

2

一、二

考查

(三)创新创业类课程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讲授

实践

学分

周课时

学期安排

考核方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8

14

4

1

2

考查

大学生就业指导

18

16

2

1

2

考查

创业基础

32

24

8

2

2

考查

(四)大学英语类课程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讲授

实践

学分

周课时

学期安排

考核方式

大学英语A(1)

48

48

3

4

考试

大学英语A(2)

56

56

3.5

4

考试

大学英语A(3)

56

56

3.5

4

考试

大学英语B1

48

48

3

4

考试

大学英语B2

56

56

3.5

4

考试

大学英语B3

32

32

2

2

考试

大学英语限选系列(每门)

32

32

2

2

考试

大学英语任选系列(每门)

16

16

1

2

每学期

考查

非艺术类、英语类专业学生修读《大学英语A》课程10学分,英语限选系列课程2学分,共计12学分。第二学期起部分学生可参加CET-4考试。

艺术类学生修读《大学英语B》课程8.5学分,英语限选系列课程2学分,共计10.5学分。

针对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开设《大学英语任选系列》课程,学分可充抵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学分。

(五)大学计算机类课程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讲授

实践

学分

周课时

学期安排

考核方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A(理工类)

40

20

20

2.5

4

考试

大学计算机基础B(非理工类)

48

28

20

3

4

考试

C语言程序设计

72

40

32

4.5

4

考试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64

38

26

4

4

考试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64

38

26

4

4

考试

(六)高等数学类课程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讲授

实践

学分

周课时

学期安排

考核方式

高等数学(1

80

80

5

6

考试

高等数学(2

88

88

5.5

6

考试

经济数学(1

64

64

4

考试

经济数学(2

64

64

4

考试

经济数学(3

48

48

3

3

考试

线性代数

40

40

2.5

3

考试

积分变换

24

24

1.5

2

考查

概率论

24

24

1.5

2

考查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8

48

3

3

考试

积分变换与复变函数

48

48

3

3

三或四

考试

(七)大学物理类课程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讲授

实践

学分

周课时

学期安排

考核方式

大学物理A

112

112

7

4/4

二、三

考试

大学物理B

64

64

4

4

二或三

考试

物理实验A

40

40

2.5

3

二、三

考查

物理实验B

24

24

1.5

2

二或三

考查

(八)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是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要求学生修满6学分,课程分设:A人文与社会科学;B数学与自然科学;C新兴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D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四类课程。要求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选修D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大学生学习指导》旨在使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的要求和特点,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是我校“一对接四合作三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原则上要求全体新生修读。

六、专业教学计划的总体结构

1.专业名称: XXXXXXX

2.专业代码: XXXXXXX

3.执笔人: (一般为专业教研室主任)

4.审核人: (一般为系主任)

5.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XXXXXXX(理论、知识、技能)的,具备XXXXX(能力、素养)的,能在XXXXXX(行业或部门),从事XXXXXXX(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6.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为一般毕业要求和本专业毕业要求:

一般要求。(详见“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

4)本专业毕业要求1。(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度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逐条确定本专业毕业要求)。

5)本专业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表明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的支持,请√选)

是否专业核

心课程

课程名称

XXX专业毕业要求

(1)

(2)

(3)

(4)

(5)

(6)

(7)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军事理论

……

7.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允许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应明确授予一种学位

8.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

本专业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修满XX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合格,准予毕业。具备上述条件,且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可授予XX学士学位。

9.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统计表

1)理论课程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百分比(%

(占课内学分比例)

备注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2)实践课程学分分配表

类别

学时

学分

百分比(%

(占总学分比例)

备注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含军训

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素质拓展课程

合计

10. 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1)主干学科:明确13个主干学科;

2)专业核心课程:不超过12门(参照教育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及基本要求);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各类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含省级二等奖)的,经学生本人提出,系(部)和教务处认可,可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11.教学进程安排

1)总周数分配表

项目

学期

入学教育及军训

理论

教学

课程

设计

实习

考试

毕业设计

(论文)

本期

周数

2

2

2

2

2

2

2

2

总计

 

说明:

①实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认识实习、课程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

②建议生产实习安排在五、六、七学期;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

③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由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和各系部安排,建议在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

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序号

名称

课程编号

学期

周数

学分

备注

1

入学教育及军训

2

2

2

认识实习

3

专业实习

4

课程设计

……

实训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总计

说明:各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的具体名称。

 

3)理论课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

编号

课程学时

各学期周教学学时分配

考核

方式

公共基础课

必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6

12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96

56

40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2

10

考查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3

48

34

14

考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

32

22

10

考查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考查

大学英语A(123

10

160

160

考试

大学英语限选系列

2

32

32

考试

大学计算机基础A

2.5

40

20

20

军事理论

1

16

16

考查

4

134

8

126

考查

大学生职业发展生涯规划

1

18

16

2

考查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8

16

2

考查

创业基础

2

32

24

8

考查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1

16

16

考查

小计

专业基础课

修课

小计

专业课

必修课

小计

选修课︵

限选︶

方向1

方向2

小计

选修课

任选︶

小计

选修

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6

96

96

小计

合计

 

长沙学院(原长沙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所有信息、资料及其解释权限属长沙学院教务处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Changsha University